居民在網格驛站休閑活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訊(董藝著 記者劉大泳)“自從有了陽光網格黨組織驛站,大家伙兒的業余生活豐富了,遇到大小難事有地方尋求幫助了,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和出門遛彎的居民有了臨時歇腳的地方,小小的驛站凝聚起濃濃的人情味兒?!奔易¢L安社區的居民們都這樣說。
為推動基層黨組織網格化管理服務更加專業化、精準化,佳木斯郊區友誼街道率先建設佳木斯市首家商業網格黨組織工作驛站,并建設了陽光、愛視等4個商業網格黨組織工作驛站,將“陽光普惠、互助共贏”的理念融入基層治理。
驛站堅持黨建聚力引領,整合優勢資源,豐富驛站活動形式,吸引轄區共建單位和在職黨員開展活動,讓驛站成為黨員教育管理的“一線陣地”,找準協同服務“最大公約數”,將若干網格單元轉化為紅色陣地。
針對轄區內九小場所、商家業戶多的實際情況,驛站征集微心愿、微訴求,形成“馬上辦”“互助辦”“轉交辦”“監督辦”的工作機制,增強互聯互動,構架起社區黨組織、轄區居民和商家業戶之間的“連心橋”,推動商戶由“被動治理”向“自主共治”轉變。
依托驛站陣地資源提供暖心服務,為轄區商戶無償提供手機充電、居民保險辦理、醫藥急救、歇腳休息、熱食飲水、圖書閱覽、輪胎充氣、打字復印、惠企政策咨詢等服務。同時,驛站將“二十一項功能”向外賣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群體開放,解決他們就餐難、飲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充電難等接地氣、貼民心的問題,打造“濃情暖域”,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一致贊譽和認可,全面提升了城市基層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