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樺南首屆公路自行車邀請賽。
樺南縣首屆熒光夜跑。
樺南城市風景。
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暨“我動手 我創新 我能行”剪紙活動。
□高梁 徐嘉徽 本報記者 劉大泳
自2018年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樺南縣始終堅持將創城工作作為提檔城市建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化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抓手。2020年11月,樺南縣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近年來,樺南縣創新實施“123”工作法,創城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1”個工程 畫好全民共建“同心圓”
樺南縣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縣委縣政府的“一號工程”,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成立了縣委書記、政府縣長的雙組長制領導小組,形成了黨政“一把手”靠前指揮,戰線領導分兵把守,部門領導一線作戰的齊抓共管模式。
年初以來,樺南縣組織召開全縣創城動員大會、創城領導小組會、現場調度會30余次,全面壓實各部門創建責任,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深入到社區、小區、街道開展創建活動,為創城工作注入強大動能,形成強大合力。開展“破冰之旅”活動,先后赴張家港、德清、諸暨等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地區,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志愿服務運營、文明城市創建等10余項工作進行學習和交流,進一步開闊眼界、拓寬思維,為實現“保牌晉位”積累成功經驗。
“2”項舉措 牢固文明創建“穩定器”
統籌協調、精細管理,制度體系愈發完善。堅持將“四個體系”建設貫穿于創建工作全過程,持續強化督導問責“指揮棒”作用,形成閉環工作管理機制,不斷壓實部門責任、夯實城市建管基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實施“四建、六治、八提升”任務行動,明確各專班工作職責,有效提升部門創建質效;健全完善市政維護、城市保潔、經營秩序、物業管理等11項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創建工作的連續性和自主性;以“行走樺南、丈量文明”專項行動為依托,開展文明城市“大調研、大檢視、大整改”活動,形成了處處講文明、人人抓創建的創建格局;實行大型項目前期會商模式,在規劃公園、小區改造、新建場館等市政建設方面,堅持創城辦前期介入。截至目前,累計參與城市建設會議及現場調度21次,實現了城市規劃與文明元素的完美融合。
專項整治、攻堅克難,痛點難點逐一攻克。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為引領的推進模式,開展“點管制”“路管制”包保工作,實行劃片管理與分段管理的包保責任模式,開展社區包保單位交叉互檢活動,共發現問題1200余個,為攻堅破難明確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有效提升了創建的精細化水平;成立由創城辦、紀委監委、“兩辦”督查室組成的聯合督導組,常態化開展城區全覆蓋、行業全覆蓋、村屯全覆蓋的拉網式督查。定期召開攻堅破難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當前存在的頑瘴痼疾和難點堵點問題,累計召開調度會11次,現場調度17次,解決老客運站棄管區、馬路市場管理不當、小廣告回潮等問題127個,為問題推進整改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3”條主線 架起惠民利民“連心橋”
強化宣傳引領,文明創建蔚然成風。堅持“以宣傳為引領,以氛圍促文明”的路線不動搖,強化內宣與外宣、線上與線下協同發力,形成倡文明、學文明、做文明的文明矩陣。開展公益廣告更新行動,更換主要街道公益廣告786幅,維修養護172處。利用H5、海報等形式開展“文明‘集’盒”“創城在身邊”“文明行為圖鑒”“文明樺南號列車”等專題宣傳活動,普及創城類應知應會知識;先后接待新疆富蘊縣、雙鴨山市等省內外考察團13個,累計接待人數263人;承接佳木斯市全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現場會,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強化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堅持“開門創城,眾志成城”的創建思路,多措并舉發動人民群眾“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全國文明城市。舉辦了“又是一年映山紅”第三屆映山紅音樂節、“大美樺南 向陽湖開”首屆開湖節和電聲專場、旗袍秀專場、街舞專場和東北大秧歌、快樂舞步等系列展演活動,活動形式樣數多、活動群體覆蓋廣、活動時間跨度大,實現了各階層、各群體的全體動員、全民狂歡;成功舉辦全縣“龍華杯”職工籃球賽、“樺”彩炫跑、“南”忘夏夜及樺南首屆公路自行車邀請賽,促進了市民參與戶外活動、運動健康積極性,宣傳營造了節能低碳、綠色環保的良好氛圍;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星期五暨“志愿有愛 創城有我”志愿服務活動25次,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系列主題宣講活動200余次,組織開展愛心義診、知識科普等專項志愿服務活動140余次,衛生清理、文明勸導、文明宣傳、三關愛等普惠性志愿服務活動500余次。
強化創建為民,民生福祉持續增強。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尺,抓實抓細各項創建工作任務,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文明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積極推進城鄉擴容提質,推進20個項目、9個標段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維修道路76條,維修人行道3500余平方米,新建振興大街、林清街道路工程,園林新增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完成45個小區和4.2公里線纜整治,美化光交箱115個,新增小區停車位1400余個,修復破損和下沉井蓋150余個,改造升級智慧交通平臺,新增交通違法取證設備241臺,為全縣300余輛快遞、外賣車輛安裝通行識別碼,開通全縣12處辦理網點并組織警力上門安裝電動車號牌及通行識別碼6900余個,持續推進21個社區提檔建設,升級打造社區5個。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行動的號召,樺南縣力爭讓每個人都成為文明的先鋒,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家鄉增光添彩,讓文明之花開滿全城。
圖片由樺南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