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人士體驗遠程手語翻譯終端設備。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共享輪椅借用方法。
公園內設置無障礙標識。
□文/攝 本報記者 劉瑞
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施行。哈爾濱市作為國內首個同時編制《無障礙系統化專項規劃設計導則》和《信息無障礙專項規劃設計導則》的城市,多年來,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園里隨處可見的無障礙坡道,商場、地鐵站內日漸完善的無障礙衛生間……一個個看似微小的改變,既方便了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也彰顯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城市發展的溫度。
目前,哈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哪些新進展?如何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更安全便利地融入社會生活?連日來,記者走上街頭、深入社區進行一番走訪。
共享輪椅 助力出行無礙
“由于行動不便,以前每次外出都犯難。前幾天來這兒辦事的時候看到有共享輪椅,沒想到還是免費的,方便多了?!苯?,在南崗區殘疾人聯合會一樓辦事服務大廳,記者遇見正借用輪椅的王超華。
因身患殘疾,南崗區繁榮社區居民王超華的雙腿無法靈活行走,日常出行需要借助拐杖。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超華拿出手機,掃描輪椅上的二維碼,很快就借出一臺共享輪椅。
據了解,哈市有肢體殘疾人達16萬余人;另外還有60歲以上老人200多萬;他們中一些人因為身體原因,出行存在很大困難。2021年,省殘聯啟動“愛心傳遞 循環使用 共享輪椅”公益服務項目,確定哈市為試點單位,省市共投入170臺掃碼輪椅和500臺普通輪椅,分別安放在社區、部分商場、賓館、機場、火車站、哈爾濱市民大廈等公共場所,共計140個點位,推出之后受到社會普遍歡迎。
去年5月,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點項目,哈爾濱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共享輪椅項目。哈市殘聯通過發動社會助殘力量,投入資金42.94萬元,在實地調研之后,確定了113個有需求的社區,全部配置安裝掃碼共享輪椅,實現有需求社區全覆蓋,有需求的群眾就近免費使用。
哈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共享輪椅項目通過創建“互聯網+”殘疾人輔助器具循環利用服務平臺,探索輔助器具服務新理念,免費為需要的人群提供臨時性短期輔助器具借用服務。相比傳統普通輪椅,共享輪椅管理更智能、更便利。
科技賦能 助力溝通無礙
如何掛號、如何就診、如何取藥,這些都是殘障人士在醫院看病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針對聽力、言語殘疾人就醫過程中溝通障礙,日前,哈市殘聯發起主題為“殘友眾扶·溝通無礙”信息無障礙捐贈活動,以社會化方式為醫院捐贈遠程手語翻譯終端設備。
在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醫護人員展示了遠程手語翻譯終端設備幫助聽障人士就診的全過程。手機掃一掃,在線手語翻譯客服隨即出現在屏幕中,用及時準確的手語翻譯與聽障人士進行溝通,全程陪伴患者就醫。
“我心臟不舒服,想要看一下醫生?!币幻犝先耸繉χ聊蛔龀鲞@一句手語,手語翻譯系統通過語音及文字兩種方式,把患者的癥狀較為準確地表達給了醫護人員?!昂玫?,我現在帶您去心血管內科就診?!贬t護人員對著屏幕說完,屏幕便出現對應的手語,隨即聽障人士在醫護人員的引領下順利地來到心血管內科診室。為方便就診,每個診室內還設有在線掃碼翻譯小程序,實現醫生與聽障人士順利交流,提高了就醫的便利性和效率。
針對視障群體及老年人乘車難等問題,今年8月,哈市殘聯經與哈市交通集團溝通商議,選取8路公交車為示范線路,為該路30輛公交車安裝導盲助乘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可為視障群體提供感知站臺周邊信息、精準線路出行和個性化定制的公交乘車服務。視障人士通過手持終端可知曉公交線路和公交站點信息及候車線路的實時動態情況。當候車線路的公交車即將進站時,手持終端會進行預播報;當候車線路的公交車進站時,手持終端通過語音提示車輛正在進站;車載終端控制車輛外揚聲器持續播報車輛進站語音,引導用戶上車;當候車線路的公交車在站臺時,視障人士可通過手持終端主動觸發車輛外揚聲器播報。
市民監督 促進無礙城建
“香坊區文昌街299號門前,盲道破損,存在安全隱患,請有關部門幫忙解決?!苯?,市民張女士在辦事途中,隨手拍下盲道破損照片,并上傳到哈爾濱市城管局數管中心“隨手拍”平臺。令她沒想到的是,投訴當日,她就收到“隨手拍”平臺反饋的圖片,破損盲道已經修復完畢。
為提升廣大市民對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的了解、理解和參與積極性,今年5月,哈市殘聯聯合哈市城管局發起“有愛無礙,讓城市更文明”為主題的無障礙“隨手拍”公益活動。哈市城管局在“哈爾濱數字城管公共服務平臺”的“隨手拍”模塊增加“盲道破損”監督板塊,并在第33個全國助殘日啟動運行。
市民在出行時發現盲道存在破損情況,可通過微信搜索“哈爾濱數字城管公共服務平臺”或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后,在公眾號主頁右下角“城管業務”中“隨手拍”模塊,按照受訴提示要求,填報相關問題信息,提交后由平臺受理人員負責交由哈市城管局相關部門整改落實并跟蹤辦理,辦理結果通過微信向投訴市民反饋。
哈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障礙“隨手拍”公益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無障礙設施維護和管理工作成效,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營造了一個文明友好的城市無障礙環境。